螺溪传教院位于浙江省天台县赤城街道传教村祥云峰下,与隋代古刹国清讲寺隔山为邻。北宋乾德元年(963年) ,由佛教天台宗第十五祖羲寂大师开创于螺溪西岸,在此传扬天台教观,故名。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(1008年) 赐额“定慧院”。迄今已有一千零六十年历史。
螺溪传教院是宋代天台宗的中兴祖庭和中韩日三国天台宗交流基地,时称“林泉相辉,金碧明媚”“海福田衣,济济有众”,台宗第十六祖宝云尊者即留学于此。历史上韩国高僧谛观于此著成天台宗基础名著《天台四教仪》。吴越王钱俶对羲寂大师恭敬有加,赐号“净光大师”,赠紫衣而执弟子礼,为之扩建院宇,并将从韩国迎回的珍稀台宗文献安奉于此,一度成为宋代天台宗中心图书馆。
时值盛世,佛日增辉。2013年在原址隆重举行了“天台山螺溪传教院开山一干零五十周年暨重建奠基典礼”,由天台宗第四十七代传人净旻法师主导规划设计,并倾力筹资督造,于2014年5月开工复建,再现“唐风宋韵”的古刹风貌,营造中华唐风艺术精品和佛教中国化的样板丛林。
天台山螺溪传教院的徽标(Logo)是一朵圣洁的白莲花托起洁白的法螺。
螺形标志的使用,首先象征了螺溪道场。一千余年前,天台宗十五祖净光大师创建传教院于天台山螺溪之侧;其次,《妙法莲华经•序品》有云:“今佛世尊欲说大法,雨大法雨,吹大法螺,击大法鼓,演大法义。”因而,法螺成为佛教宣扬正法的象征。
白莲标志的使用,第一象征着天台宗的根本圣典、经中之王《妙法莲华经》。根据梵文原意,经题所称之“莲华”梵名“芬陀利花”,全译为“白莲花”,用以譬喻妙法之圆满圣洁犹如白莲;其次,四瓣白莲代表了天台宗“藏、通、别、圆”四教,也隐含了螺溪传教院是宋代台宗名著《天台四教仪》的诞生地;其三,莲花象征着极乐莲邦,彰显了螺溪道场“教宗天台,行归净土”的修学主张。
综上所述,本徽标形象地表达了螺溪传教院是一座以宣扬法华思想、传播天台教义、导归极乐莲邦为显著特色的佛教弘法修学基地。